一到放假,孩子晚上抱紧手机不肯睡,白天赖在被窝叫不醒,从心理学角度入手,这里提供三个办法给家长,帮助孩子在假期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奏。
一是用“生物钟惯性”替代“强行叫早”。硬拉孩子起床,容易引发亲子对抗。孩子的大脑对光线变化高度敏感,家长不妨在早上拉开窗帘留条缝,让阳光温柔地唤醒孩子,这比传统闹钟可能更有效。即使孩子前一天睡得较晚同花顺e配,家长也应在第二天固定时间,如上午9点前,让孩子接触阳光。坚持三天,孩子的生物钟会逐渐恢复健康节奏。
二是给熬夜一个替代方案。孩子假期熬夜,常因白天没玩够或压力未释放。家长与其直接说“不准玩手机”,不如和孩子一起“先做点别的”,比如下午安排一小时运动,用打球、跳舞等来消耗体力,晚饭后组织家庭桌游或电影时间,满足娱乐需求。当孩子觉得“白天更有意思”,晚上自然不会硬撑。
三是全家共筑“睡前仪式感”。不少家长自己熬夜,却要求孩子早睡,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。建议全家共同营造“仪式感入睡”氛围,睡前一小时关闭大灯,只留暖光台灯,共同阅读或轻声交流。昏暗的光线能刺激褪黑素分泌,比单纯说教更具说服力,有助孩子自然入睡。
家长要记得,调整作息需要循序渐进,给孩子一周时间逐步适应。这三个心理妙招,不妨与孩子共同商量执行。假期之美,在于家人相伴,共享休憩时光,用身心舒缓滋养精神,以亲密陪伴诠释爱意。
(作者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)同花顺e配
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