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少奇的第三任妻子谢飞,可以说是最为“凄凉”的一位。两人离婚后,谢飞终身未再嫁,独自与养子共同生活。更令人心酸的是,谢飞因与刘少奇的关系,曾经历长达六年的牢狱之灾。尽管如此,每当谈及刘少奇,谢飞依然充满了认可和敬佩之情。那么睿迎网,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两人最终选择分开呢?
谢飞出生于海南文昌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,家境贫寒。尽管如此,父母仍然坚持让她接受教育。谢飞也十分争气,13岁时顺利考入了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。在那个年代,家里贫困且环境艰难,能有这样的学业成就是极为难得的。
谢飞的哥哥们陆续加入了共产党,受家族氛围影响,她也积极投身于各种进步组织,先后加入妇女解放协会等团体。1927年,谢飞正式加入中国共青团,到了1929年,她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,开始了自己坚定的革命道路。
展开剩余81%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,谢飞曾被派往马来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担任秘书,直到1932年才回国,投身地下工作。在那个时期,宣传部部长常常提及刘少奇,这引发了谢飞对这位革命领导人的好奇心。
1934年,谢飞在江西苏区的一次会议上,第一次见到了刘少奇。尽管两人距离较远,她只能隐约看到刘少奇的身影,更多的是听着他做汇报的声音,心中对他产生了初步的印象。
长征途中,谢飞再次听到刘少奇的讲话。这次,她忍不住对身边的陈慧清说,刘少奇讲话时总是反复重复几遍。陈慧清解释说,重复是为了强调重点,让大家印象深刻。谢飞虽未明确表态,但心中却留下一丝疑惑。
1935年,当红军即将穿越草地时,谢飞所在的休养连肩负着照顾伤病干部的重任,同时还要筹集粮食和物资,任务繁重且杂乱。她深知几位女战士难以独自完成这些工作,便和战友们一起去找刘少奇,请求上级增派民夫帮忙抬运物资。刘少奇听后爽快答应了,展现了他的果断与体贴。
红军抵达瓦窑堡后睿迎网,谢飞被调任工农检察部,工作上与刘少奇频繁接触。谢飞为人直率坦诚,渐渐赢得了刘少奇的好感。与此同时,邓颖超也察觉到两人之间的情愫,便主动撮合。1935年10月,刘少奇与谢飞正式结为夫妻,谢飞也成为了他的秘书。
然而,谢飞对这个秘书身份并不十分满意。她自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资深革命者,早年投身革命,曾被派遣出国执行任务,回国后从事重要地下工作,先后担任福州中心市委和厦门中心市委秘书。如今却沦为仅为刘少奇服务的秘书,负责简单的文件传递和信函处理,令她觉得“才华被埋没”。但当时的组织纪律严格,她只能默默忍受。
1935年底,刘少奇调任华北工作,谢飞随他南北辗转,直至1938年3月回到延安。随后,谢飞进入中央党校深造,继续提升自己。
1940年,谢飞被派往皖南新四军执行任务,回程中遭遇日军“扫荡行动”,被迫滞留原地等待。这段时间,她与刘少奇彻底失去了联系,生死未卜,令人心痛。
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,谢飞接到命令转赴苏南,继续革命事业。与此同时,她与刘少奇的婚姻正式宣告结束。
1942年,谢飞前往浙东,在与日伪军的激烈战斗中表现突出,指挥有方,消灭了百余名敌军,缴获大量武器,因此赢得“谢团长”的称号。她所领导的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扩充至600余人,成为新四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之一。
离开刘少奇后,谢飞凭借自身能力,开拓了更加广阔的革命天地。
1950年,中国人民大学成立,谢飞出任专修科主任。她一边带领团队开展工作,一边刻苦自学,1952年考取人大法律系研究生。毕业后,她成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,兼任教学任务,潜心培养新一代干部。
此后,谢飞还曾担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校长,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。
谢飞一生未再婚,收养了一名孩子,名叫谢冰,母子相依为命,生活中相互扶持。
退休后,谢飞并未完全离开工作岗位,担任公安部咨询委员,多次深入基层调研,为公安部决策提供建议。同时,她撰写了大量革命回忆录,参与革命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,致力于传承革命精神。
晚年,谢飞患上了老年痴呆症,记忆力逐渐衰退,病情加重后,她越来越难以与人正常交流。
2011年,谢冰陪母亲谢飞前往北戴河疗养,这已成为他们多年来的默契,每年几乎都会一起度过数月时光。
2012年,谢飞年近99岁,家人正筹备为她庆祝寿辰。未料就在生日临近两天时,她因褥疮发作住院,随后病情反复,多种疾病缠身,长时间住院治疗,意识也日渐模糊。
2013年2月14日凌晨,谢飞最终辞世,享年101岁。
谢飞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,谢冰为母亲选择了86号墓穴,以纪念谢飞86年的革命生涯。谢飞一生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,她的精神与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