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,65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和27岁的张严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这段婚姻一开始并不被外界看好,毕竟两人相差了整整27岁,年龄差距巨大,婚礼现场也没有盛大的仪式,四周一片简陋,只有简单的家居布置,亲朋也并不多,显得有些孤寂。然而乐众盈,这一切的外表却掩盖不了他们心中深深的情感联系,那个特殊的时刻,注定了他们将携手走过未来的日子。
两人相识于一次采访,尽管相差了近三十年,却在精神层面产生了深深的共鸣。刚开始,张严平对杨南生了解并不多,直到丈夫去世后的27年,她才渐渐发掘出他那不为人知的辉煌一生。杨南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成就和传奇?他们在这段婚姻中又有怎样不同寻常的故事?
张严平在1984年时,刚满27岁,作为新华通讯社的记者,她早已习惯了独立工作。那时的中国,改革开放刚刚起步,婚姻的年龄普遍偏低,张严平算是“剩女”了。父母着急为她找个合适的伴侣,可张严平并不焦虑,每次家里提起这个话题,她都会感到不耐烦,甚至有些抵触。
展开剩余83%然而,令父母始料未及的是,张严平不仅没有“早早成婚”,反而意外地遇到了爱情,而且她的对象竟然是一个年长自己36岁的男人——杨南生。那时的张严平,正在负责采访两会,按计划一一拜访来自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的代表。对于工作中的这些采访,张严平总是按部就班,心里并没有太多波动,直到她遇到了杨南生。
那天,她敲开杨南生的门时,看到了一位年纪稍大的老人,头发已经花白。杨南生笑着招呼道:“原来是记者同志啊,请进。”张严平有些拘谨地走了进去,开始了采访。杨南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固体火箭专家,言辞间透着智慧和沉稳,尽管张严平的问题触及到了许多保密内容,但她并没有气馁。就在她觉得采访可能会进入尴尬的局面时,杨南生突然改变了话题:“你们80后喜欢听什么音乐,喜欢看什么书?” 这一转变,让张严平的兴趣迅速被吸引,她不再拘谨,开始畅谈自己的爱好和想法。
两个人从艺术谈到诗歌,从贝多芬的音乐聊到世界各地的优秀小说,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愉快。张严平发现,和这个年长的男人交流时,自己仿佛找到了心灵的知音,尴尬感全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愉悦和放松。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张严平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处在一场采访之中。告别时,她心中生出了一个念头:或许自己应该再见见这个有趣的老人。
几天后,他们再次见面,杨南生依旧笑容满面,调侃道:“记者同志,又来采访了?”这一次,张严平没有再问问题,而是静静聆听杨南生讲述他的人生感悟。张严平感到,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对话,更像是和一个朋友的心灵碰撞。杨南生的眼睛闪烁着童真般的光彩,仿佛能看透一切,而张严平则陶醉于他的话语中,感觉每一个细胞都被激发了。
聊到愉快时乐众盈,张严平忍不住好奇地问:“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?” 杨南生认真地回答:“我这一生最幸福的就是在天上转的人造星星里,有我亲手摸过的东西!” 这个回答让张严平彻底陷入了深深的沉醉。两人的关系也在这次对话中悄然升温,张严平不由得向杨南生索要了联系方式,从此开始了书信往来。
接下来的两年里,他们写了近百封信,内容涉及各种话题,两个人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了解,渐渐形成了深厚的情谊。通过书信,张严平了解了杨南生的过往,原来这位和自己相差36岁的男人,曾经历了多么丰富且曲折的人生。杨南生的早年生活并不平凡。1921年,他出生在福建,成长在战乱中,后来考入西南联大。留学期间,他不但收获了深厚的学术底蕴,也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妻子和孩子。尽管他有着充实的海外生活和丰厚的工作机会,但他始终心系祖国,最终选择回国为国家效力。
1950年,杨南生获得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后,便带着家人回到中国,投身于航天事业。作为固体火箭的专家,他参与了人造卫星的研发,成就斐然。然而,他并未过多关注名利,也因此错失了许多荣耀。尽管如此,他始终秉持着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,专心于工作,少有抱怨。1980年,妻子因病去世,杨南生便孤身一人,直到他遇到了张严平。
经过两年的书信往来,两人的感情愈加深厚,终于在1986年走入婚姻。张严平的父母极力反对,她的父亲甚至愤怒地威胁与她断绝关系。但张严平不为所动,毅然决定和杨南生一起走过未来的日子。两人的婚礼十分简朴,没有豪华的仪式和宾客,只有在杨南生简陋的家中,几位亲友的见证。这场婚礼,虽然不华丽,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。
婚后,杨南生随张严平来到北京,他愿意全身心地为妻子提供支持。尽管两人住在条件简陋的地方,但他们相互依靠,生活中充满了温馨与甜蜜。然而,现实的困境并未远离他们,尤其是杨南生的工作关系和住房问题,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。为了让丈夫过得更舒适,张严平竭尽全力,经过一年的努力,最终帮助杨南生将工作关系转到了北京。她的坚持和努力,换来了杨南生应得的尊重与荣誉。
杨南生去世时,张严平已经56岁,她痛失了这位深爱的丈夫。为了纪念与杨南生的深情,她开始追溯丈夫的足迹,从上海到北京,再到西安。通过这段回忆的旅程,张严平对丈夫的伟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她发现,如果当初知道丈夫的功绩,她或许根本没有勇气去追求这段爱情。
杨南生用他的宽广胸怀和无私奉献,给了张严平一生的爱和支持。在他们27年的婚姻中,尽管物质匮乏,但精神上的满足让张严平觉得无比幸福。后来,张严平写下了回忆录《君生我未生》,记录下了她与杨南生的点滴幸福,并在书中这样写道:“南生,父母给了我生命,你给了我灵魂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佳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